米兰地铁红线的红衣女郎。
(沉白白/图)

Duomo大教堂是米兰的灵魂,Duomo地铁站是米兰的心脏。
这里是红线和黄线地铁的交汇点,拜川流不息的游客所赐,这里没有早晚高峰之分。
与夏季闷热的空气相呼应的是头顶巨大的鼓风机吹出带着水雾的凉气。
拥挤与喧华自不必说,但又与纽约地铁决然不同,而是一种暖调的人间烟火气,并不让人紧张局促。
就连常年驻守几个出口的流浪人:一个带着永久蔫答答的小白狗的吉普赛装扮服装妇女,一个戴着墨镜杵着杖的老年男子,一个看不出年事,亦无残疾,只低头对着破盘子里几个硬币的男人,他们并不向路人开口,看上去亦是平和,仿佛在这地铁站待着才是一天的正经事,讨钱倒是次要的。

米兰地铁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

绿线的Porta Genova站是看人的好去处,这一站坐落在米兰的殿堂级时尚圈,白天来来往往是口试的模特、年轻的跨界设计师、天下各地的买手,夜晚则是形形色色的派对动物。
真假星探在这里游荡,画家和拍照师在这里汲取灵感,就连作为路人的我也常常难以将目光从一张配着红唇的雕塑般的脸,或者一件在地铁口穿堂风中伸展的白衬衫上移开,借此假装过把看秀的瘾。

若你要争辩,说这两个地方都不是本地人的米兰,那我们去Porta Garibaldi吧。
这个以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朱塞佩·加里波第命名的地方,是贯串衔接米兰市区与市郊居民区最主要的车站,地铁中S1,S2,S5和S6在这里接送散居城外的上班族,更有数十条火车线路发往全国各地。
得益于公交化的时候表和意大利铁路的自助检票系统,这里没有闸口,没有检票员,没有长长的军队,从传统意义上的地铁车厢,到一票通畅的近郊铁路,再到贯串衔接城市之间的货真价实的意大利国铁,所有的换乘都可以在五分钟内完成。

米兰地铁每个出发点站,和主要的站点都设有超大型停车场。
开车上班,对大多数米兰人,意味着“开车到地铁站”。
尤其是当米兰的女人们停好车,蹬上高跟鞋,背上公函包拎上小手包,窄裙下露出一双肌肉平均的小腿,噔噔噔走向地铁口,让同为女人的我窥到这个城市一些刚柔并济的性情,并为之莞尔。

地铁绿线老旧的车厢里,卖艺的北非父子。
(沉白白/图)

意大利人另一个主要的性情也常常借由一件与地铁密切干系的事展露无遗,那便是罢工。
作为欧洲最散漫的国家之一,年均近十次的大罢工险些成为意大利的一张另类名片。
所有的罢工中,和生活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地铁罢工。
全体春夏,我曾数次被它困扰。
首先是一个倒春寒的傍晚,自外地返回,不料地铁入口大门紧闭。
再看大街上私家车像蜗牛一样爬行,出租车站排着百米长队,真有一种叫每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奈。
没办法,只得咬着牙拖着行李走了一个小时回家。
第二次是五一劳动节,心知这一天的罢工是传统,于是看完游行早早奔向最近的地铁站,结果创造全城的人彷佛都挤在了地铁站里,眼巴巴地望着罢工前的末班车驶离:那车厢险些要关不上门了。

还有一次是在七月的一个周五。
周一开始即陆续接到同事的群发邮件说周五请假或者在家办公,打开地铁网站,果真有罢工的通知布告。
周四放工的时候大家相互问候“罢工快乐”,然后纷纭带着心照不宣的笑意,潇洒脱洒度三天的长周末去了。
没有车的我只得困在家中看着楼下拥堵的交通,仿佛从来不知道米兰有这么多私家车似的,仿佛置身一个完备陌生的城市。
待到周一清晨,再度坐着地铁去上班,竟生出了莫名的安全与幸福感。

沉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