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个周日,永嘉山水诗研究会成立。会后,我们几个跨过瓯江来赴会的会员,相约就近找个景点转转,也步步谢太守的后尘,体验一下永嘉山水,于是便就近直奔位于沙头渔田村落的入楠溪第一景太平岩而去。
绝壁奇不雅观太平岩
悬空胡公殿
太平岩,并不是平的,但也可以说是平的,只不过不是水平方向的平,而是垂直方向的平,以是有“绝壁奇不雅观太平岩”、“临江绝壁太平岩”之誉。沿着楠溪江畔,拾级而上,一座山门面江而立,举头仰望,山门的朱红匾额上有六个楷书金字:太平岩胡公殿。山门的门神是秦琼和尉迟恭造型,曾为唐太宗效力的名将为北宋温州知州胡公看守山门,看上去总有点怪怪的异样。山门外侧的大红柱子上,有丙申年(2016)书写的一幅对联:太平灵秀双峰峙,古庙庄严一线天。同行的温州第一联人@云山直呼好联。用词普通,却十分贴切此地景致,只有专属一地一景的对联,才是真正的好联。太平和古庙,皆是附近地名,一线天、双峰峙,则道出了胡公殿山门正处于双峰夹峙的一线天之中。仰头望去,两侧的岩壁直上直下,呈双峰鼎立之状,双峰之间,则是一条宽不敷两米、近东西向的岩缝,天空被缩为一线。一线天,名至实归。
太平岩胡公殿山门一线天
过山门上行,沿一线天走到尽头,石阶拐了90度,涌现了一条近南北向的小峡谷,也是双峰夹峙,只是岩缝宽了好多,有个两三米的光景。在“峡谷”的当中,有一块没头没脑的巨石突兀而卧,将石阶小道一分为二,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猪头岩”。在身价大涨的猪年纪末遇见猪头岩,该当是一个好兆头。
通往胡公殿的断层“峡谷”和“猪头岩”
过了猪头岩,再度沿石阶信步而上,便是此行的终点胡公殿了。三重飞檐的胡公殿,背依危岩,面江而建,因岩壁实在太陡峻,胡公殿前不大的平台,险些全是悬空挑出来的,就靠着数十根水泥柱子撑着,水泥柱的支点就落在稍稍突出于江面的半山石壁上,颇有点悬空寺的味道。古代永嘉的工匠们竟然在陡峭的临江绝壁上建成胡公殿,想想都令民气惊肉跳。胡公殿,是温州最常见的、也是喷鼻香火最旺的信俗场所之一。太平岩胡公殿,喷鼻香火虽然比不上大若岩陶公洞,但也是大受信众的爱崇,石碑上镌录的重修殿堂的捐资人,除了本地渔田村落叶姓主事者之外,还有许多永强人和台州人,足见该神祗之灵验。跟温州其他信俗之所一样,这里也是兼容并蓄,弹丸之地,还挤进了三官殿、送子娘娘和不雅观音殿。不雅观音殿之前还有一口非常抢眼的大铜钟,并被写入楹联之中:喷鼻香烟青铜瓶中柳,灯影红浮座上莲。@云山说,这是一幅好联,言景况景,信手拈来,敢于用“红浮”对“青铜”,绝非今人之所为,该当是一幅古联。
永嘉“悬空寺”胡公殿
太平岩胡公殿,始建于来日诰日启年间(1621-1627),现存的古建筑为清光绪十八年(1894)重修的,翘角飞檐,古朴文雅。蒙蒙小雨中,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尽收眼底,远山岚气缥缈,近水碧波微澜。山脚下的楠溪江,水面特殊的开阔清洁,难怪同行的美女画家@阿溪总是从市区开车跑这里来拍浮,纵然在这寒冬尾月里也未间断。能够在这瑶池一样平常的地方入水戏耍,而且还不怕冷,真令人倾慕。
胡公殿一角
下山途中,@云山问我尊享喷鼻香火的胡公是谁,我以为云山在开玩笑,饱学的云山会不知道胡公?那他凭什么齐心专心要收杭州墨客才子@徐不二为徒。殊料,云山还真不知道胡公的由来,情由是他姓周,以是不关心外姓人的祖上。我倒以为云山该当也是一个进庙不拜佛的主,而且,也没去过以丹霞地貌和胡公大帝有名的浙中方岩,不然,不会不知道胡公是谁。
永康方岩“胡公大帝”雕塑
胡公大名胡则(963-1039),永康人,婺州北宋第一位进士,为官四十七年,勤政耿介,历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力仁政,宽刑狱,减赋税,除弊端,深受百姓爱戴,毛泽东主席盛赞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胡则由人成为神,紧张缘故原由有二,一是有多位宋帝的敕封。宣和年间,胡则显神迹击败方腊叛逆师攻占永康,宋徽宗下旨(1122)“朝省褒嘉建庙,赐额封爵显灵侯,仍赐坟额显应”。绍兴末年,宋高宗将皇位让给儿子之前,将其老爹以独创的瘦金体书赏给“方岩神”的“佑顺侯”,转授胡则,并以“赫灵”二字为方岩胡则庙书额,于是,胡则神就从民间尊祖的层次上升到国家正祀的高度。南宋的光宗、宁宗天子,也分别敕封胡则神为“嘉应候”、“福泽侯”和“显灵候”。二是胡则有免除身丁银的“政绩”。永嘉学派主将陈傅良在《止斋集》中详细的记录了明道元年(1032)三月,两浙转运司奏请免除婺、秀二州身丁银的史实。但经胡则后人南宋胡廷直和地方官的美化、宣扬,士大夫出于树立道德模范、教养民众的政治需求,便认同这一解除民众沉重包袱身丁银的政绩,归属于胡则。于是,胡则神的传播得以极大地推动并得到民众广泛的敬拜,神迹渐增,胡则亦随之由人化身为神,被尊为胡公和胡公大帝,并逐步从婺州扩散、影响到全体浙江,形成胡公函化和胡公崇奉。
北宋慧光塔出土的胡则印施的宋版刻经
胡则,在大中祥符四年到六年间(1011-1103),徙任温州知州,并被明代《弘治温州府志》收入名宦录:“胡则,知温州,宽赋除苛,提举银铜场铸钱监,所得匿铜数万斤,吏惧且去世。则曰:吾岂重货而轻人命乎,籍为羡余不之罪,郡人至今祠之”。只管所录胡则有担当的业绩发生地与《宋史》有出入,但至少解释,早在明代,温州民间就已形成胡公崇奉,并立祠建殿进行崇祀。上世纪60年代,在瓯海仙岩寺慧光塔密室中,创造了与胡则有关的刻经《大悲心陀罗尼经》四卷,这件难得的宋版佳构刻经卷尾刊有:“明道二年十仲春,太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胡则印施”,足见胡知州卸任后,仍旧顾虑着温州。
断崖太平岩
绝壁太平岩及个中密集的纵向节理
下山后,恰逢一旅游团开着游船过来,船大人少,船老大破例免费让我们一行四人也登船绕天平岩景区兜了一圈,船尾泛起的碧波荡漾与壁立险要的太平岩相映成趣。远了望去,长达千米的太平岩犹如刀劈斧砍一样平常,奇峰林立,山石嶙峋,并涌现一条条竖向的节理。附近江面部分,岩壁更是峻峭峥嵘,陡立的绝壁险些连草都长不住,显然,这是范例的断层面和断层陡崖,是地壳断裂布局的精品。
山门外岩壁上的小型断层
这里的山石,紧张由距今一亿年前的白垩纪酸性火山碎屑岩组成,厚度巨大,岩性坚硬,在地壳活动中,不易发生褶皱,却易产生断裂,形成断层,颇有宁折不屈的大丈夫气概。当岩层遭受地壳布局浸染,超过其塑性变形极限时,就会发生断层。断层面两侧的上、下盘岩层因上冲位移而出露的陡崖,就叫断层崖。太平岩的临江绝壁,便是断层崖,凹陷的断层谷,就蜕变成了楠溪江。沿着这条大断层,还存在次一级的小型断裂活动。前述进山门的一线天,便是剪割断层的产物,剪切布局导致岩层分裂、破碎,在风化浸染下,破碎、松疏的岩石被雨水冲蚀一空,便形成了狭窄的一线天。在山门外的岩壁上,不但存在微型断层,而且还可清楚地不雅观察到三维方向的节理,纵横交错、凹凸不平,并形成台阶状小断面。一线天,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山地景点名词,以两壁夹峙,岩缝中仅见一线蓝天而得名,著名者如江山江郎山的一线天。一线天也是一个地质专用名词,指地壳断裂布局产生的岩石节理经流水侵蚀形成的与节理走向完备同等的平直狭窄的深沟。
山门外岩壁上的密集的三维节理
“猪头岩”所在的小峡谷,便是断层带、断层谷的位置。断层带是一条布局破碎带,因强大的应力浸染,会使岩层破碎成断层角砾岩和断层泥,并随意马虎被风化侵蚀,日积月累,布局破碎带中疏松的岩块就会被流水、雨水冲蚀,形成类似于一线天的狭长岩缝和沟谷。两边夹峙的岩壁,便是陡峻平直的断层面,并每每存在断层运动留下的阶步、擦痕等布局遗迹。猪头岩,可能是断层带中央由于受力不匀而保存下来的相对完全的原岩,也可能是一块从高处跌落的滚石,并恰好跌落在断层带的当中。
凭栏远眺,山光水色
古代永嘉人有奇思、有勇气,将胡公殿建在断层带和峻峭的断层陡崖上,人文建筑与地质布局相得益彰,让一线天和断层崖“蓬荜生辉”,从而令绝壁奇不雅观太平岩的胡公殿在温州浩瀚的胡公殿里独树一帜,小而精、奇而险;幽而秀、高而悬。大家若到这个位于楠溪江中下贱的入楠溪第一景嬉戏,在烧喷鼻香拜胡公之余,别忘了仔细瞅瞅临江绝壁的断层崖、断层谷、一线天和山门外的三维节理等断层地质布局征象,为自己的游程增加一抹科普的色彩。
本文2020年元月17日揭橥于《今日永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