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的淮河路非常适宜city walk,这里有李鸿章故居,有包公园,还有合肥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寺庙——明教寺。

虽然居于闹市,寺庙却伫立在高达4余米的四方台基上,自有一种高高在上,独得清幽的意味。
寺庙门口两侧的石雕精美绝伦,麒麟踏于祥云之上,维妙维肖,让人忍不住容身细看。

合肥寺院简介建筑设计 施工工艺

明教寺最早建于南朝梁时,其前身则和门口的四方台基干系。
这台基来头颇大,原名教弩台,曾是曹操为教练强弩兵将而建,俗称“曹操点将台”。

三国时,魏吴为争夺合肥激战11次,教弩台则是两军对峙的最前哨,见证过最血腥的屠戮场面。
如今寺庙中一片清幽祥和,战役杀伐已随风逝去。

大雄宝殿飞檐翘角,殿前喷鼻香炉喷鼻香火不断,烟雾环抱中的大殿更显金碧辉煌,旁边两侧各立一只石象,二层檐脊上雕有“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的字样,正是人们最朴实无华的心愿。

明教寺的匾额为赵朴初题写,由名人题字也足见这座寺庙在历史上的名声和地位。

纵然已不再为战役所用,寺庙的经历依然坎坷,隋末时寺院荒废,唐朝重修,清时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重修,如今的寺庙遗存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等建筑,可谓饱经沧桑。

寺内有一口历史长达1700多年的古井,名“屋上井”,井上建有一亭,亭子四周遍植银杏,夏季时银杏树叶青翠欲滴,显得格外风凉。

这口井因在古时井口高过周围民居屋顶而得名,井水四季不枯且清冽甘美,听说曾是曹军饮水的水源。
亭子四周挂满了祈愿红条,在当地民气中,这口古井一定是带着某种灵气的。

合肥素称“三国故地”,在魏吴长达30多年的争夺中,这座城市遗留下许多与三国干系的遗迹旧址,明教寺和教弩台也在个中。
来合肥玩,想感想熏染三国风云,一定别错过这座古老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