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战生首届临帖展入展作品
首届临帖展入展作品创作手记孙战生
《郙阁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建宁五年(172年)刻。是为纪念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书刻。
《郙阁颂》拓片(局部)
该石刻风格自成一家,独具风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构造严整、俊逸古朴。因摩崖刻石地处拐弯,古代纤夫借此勒绳以省力所致,今可见其勒痕。
为欢迎全国首届临帖书法展览,我经历了一个构思遐想、选定法帖、反复临习、全心创作的过程。
孙战生临作的局部
我二十余年来只管临习了多达十余种的古代隶书法帖,但是在确定临什么字帖时,开始还真有点犯愁。两汉期间的《张迁碑》《石门颂》《曹全碑》《史晨碑》《礼器碑》《西狭颂》《衡方碑》等都非常著名,而且临习者大有人在,且高手颇多。
孙战生临摹作品
正在犹豫过程中,溘然想起有一次在一位老师的事情室,见到一件已装裱挂到墙壁上的隶书原拓碑刻,不知何帖,从未见到过,甚是喜好。
就在征稿截稿前的一周内,我向老师把这件隶书石刻原拓借来,挂到自家书斋,反复品读,并上网查询到此碑即《郙阁颂》,临习十余遍后,基本把握了此碑的特点,开始构思如何创作。
基于征稿哀求尺寸在六尺整张以内、禁止粘贴、作旧等规定,我确定用六尺整张粉彩宣纸创作,形式采纳竖式左中右三块组成,右侧利用此碑隶书笔意用一行写出标题,中部为此碑的全部碑文,用5c㎡的字书写,左侧用小楷写就此碑的简介及评价,下边再用几行行草题名;在创作时把稳了墨法的利用,凸显出节奏感;在钤印时也进行了适当的安排。
孙战生作品
整件作品创作完成后,自我觉得虽然篇幅较大,字数较多,但因奥妙地留出了空缺,显得主次分明、和而不同、古朴自然、畅快淋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孙战生